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报班狂妈”怒怼网友:不要妖魔化报班!孩子其实很快乐

  • CZZX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285556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7/8/4 11:56:45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沧州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“嘿,这条新闻不是在说你吗?”晚饭时候,朋友转发给笔者一条新闻《“报班狂妈”的教育经:一周18节课,花十几万就为不害怕》,据北京时间“锐评”报道中国父母大量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现象,有网友跟帖评论:给孩子报一大堆班的家长其实才是最欠教育的。

如果用这条新闻的标准衡量,我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“报班狂妈”。女儿三岁半时就开始报班学习,五岁半的女儿一周5天要上兴趣班。没结婚生子前,我也曾甚至口口声声发誓:等我以后有了孩子,天天让她玩儿。但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,我却发现,我曾经对兴趣班有很大的误会。

女儿性格文静,通过观察,发现她对涂涂画画感兴趣,跟其他同龄孩子比,她特别能“静得下来”,我萌生了报个绘画兴趣班的念头,因为我发现,她已经可以区别六七种不同的“蓝色”,并且出现了明显的喜欢与不喜欢的颜色。

不过我仍对兴趣班顾虑很多,但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个空间,有个导师,可以引导女儿在画画中找到更多乐趣。我尝试着找到一间儿童绘画中心,发现这里并非我想象中传统的画画课,老师只是提供一个笼统的主题,让孩子尽情的发挥想象去涂鸦。过后,开始画更具体的主题,老师也不会限制你的风格。

女儿的风格完全没有被限制,想象力反而更丰富了。我又给女儿报了钢琴课。原因很简单,女儿告诉我她很羡慕别人弹,所以也想学。起初我是反对的,觉得这是一个孩子的虚荣心,三分钟热度,我也不希望每天逼着孩子练琴,所以拒绝了她的要求。

谁知女儿并没有放弃,看着她眼中的羡慕,我再一次带着她走进新的兴趣班。钢琴老师坦言,孩子的这种情况很常见,很多孩子开始接触一个领域,往往出于小小的虚荣心,或者与同龄孩子的比较。通常来说,孩子对钢琴的这种热情可以维持三个月到半年,之后就会消退,那个时候,家长就要抉择,是推孩子一把继续学下去,还是适时放弃。

“不要因为半年后可能的停止而现在就选择放弃。”老师说。确实,学习钢琴半年,孩子可能只会弹几个简单的小曲子,时间一长还会忘干净。但是,哪怕你只学过半年,但至少能保证第一、孩子将来唱歌不太可能走调;第二,今后在欣赏音乐会的时候,别人只能听个热闹,但是有一些乐理知识的人,多少能听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。另外,虽然每一次钢琴课只有半小时,但对孩子来说,这是一个难得的安静、可以面对自己的时间,对孩子的修养不乏好处。

老师的这段话把我打动了,于是我就这样给女儿报上了钢琴课。

滑冰课同样如此。这一次,我选择和女儿进行沟通。我告诉她,如果要学,报了班就不要放弃。为了判断女儿是不是真的有决心,我带她来到冰场,摔跤摔的裤子全湿了。但女儿依旧说很想学滑冰。

“你说你是不是’报班狂妈’。”朋友打趣地说。“其实,是不是你对兴趣班有什么误会?”我反驳她。



首先,我反对给孩子报各种以考级、加分为目标的兴趣班,那种老师在课堂上填鸭式教学,孩子在下面板板正正的坐着的所谓兴趣班,确实是坏掉孩子童年的行为。真正的兴趣班,应该是尊重孩子的特长,依照他的喜好选择的。

其次,一个好的兴趣班其实是另一种玩耍的方式。即使是英语班,每次女儿下了课也常常满头大汗,因为在课堂上,老师带着大家唱歌跳舞,深知满地打滚,在这个过程里,她学会了“自然拼读”,英语单词发音比我这个学了十几年的不知道“地道”到哪里去了。

可是我发现,在网络上和媒体中,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。只是一味的指责家长不对,不应该给孩子增加负担,甚至把中国家长标签化,妖魔化。

我发现如今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,虽然其中确实有一些以考级、升学为目的的家长,或者出于攀比、焦虑等心态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前途无量的艺术家、科学家,但通过笔者对女儿幼儿园、兴趣班的同学的观察,大部分家长其实只希望孩子能玩儿的开心,在玩儿中有所收获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